報名人數(shù)299346
          資訊中心 > 綜合資訊 > 焦點資訊 >?你憑什么得到一份好工作

          你憑什么得到一份好工作

          時間:2015-11-26 09:11 來源:深圳人才網(wǎng)

            應對招聘3要點

            “知己知彼”。先了解招聘企業(yè)和崗位,然后衡量自身的優(yōu)勢、劣勢,選擇自己有經(jīng)驗、有專長、有優(yōu)勢的崗位去應聘。吳梅有多年的銷售內勤經(jīng)驗,鍛煉了她與人溝通并井然有序處理工作的能力。同時,企業(yè)管理的學習經(jīng)歷使她具備了相關知識、技能和觀念,這構成了她的綜合優(yōu)勢。

            調整自我,努力融合。來到新的企業(yè)和團隊,要細心觀察、體會它的文化和氛圍,對自身做適當?shù)恼{整。要知道,有團隊意識與合作精神的員工,才能贏得大家的認同和支持。

            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,培養(yǎng)終身就業(yè)的能力。通常,用人單位不僅從應聘人員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經(jīng)歷判斷她是否勝任崗位,還很重視在面試中觀察其綜合職業(yè)素質。比如,是否自信,是否有可塑性,言談舉止是否得體等。只有注意學習,才能使自己的觀念、知識和技能得到更新補充,這是確保你始終擁有職業(yè)能力的根本。

            面試玄機透透底

            機會同樣擺在面前,為什么是他而不是你抓住了?想知道我們這些人力資源總監(jiān)面試時是怎么想的嗎?我來跟你揭揭秘吧!

            “我缺覺!”

            為了招聘一個HRControlling(人力資源計劃控制)的實習生,我對面落座了一個看來很有面試經(jīng)驗且信心十足的MBA在讀生。他對面試過程的熟悉讓我禁不住想:他以前是不是做過HR的招聘專員呢?他起承轉合地“誘導”著我的思路,向我不斷地展示著自己的各項指標,然后,在一個結論性的停頓之后,峰回路轉地總結陳詞:我確實是個你們需要的人。在他結束這段話喝水的工夫,我插話說,能談談你缺乏什么嗎?他好像很費思量地想了想:我缺乏什么呢?看得出來,他確實很認真地思考了片刻:“最近太累了,我缺覺……!”

            對于一個只是缺覺的人,我有點不知所措。但我相信他是認真的,只是這種結論讓我想到了更多:一個人如果只能從生理指標上認識自己,他能準確地定位人生的方向嗎?人一生中最多面對的和最難面對的都是自己,當我們有意愿并有能力不斷地認識自己的時候,我們才能慢慢地調整對職業(yè)方向的聚焦,積極地接受“揚長避短”,而不是急切地“取長補短”,才會懂得在團隊中合作的絕對必要性,才有可能心態(tài)健康地一步一步走近自己的目標。

            心里話:缺覺不是個大問題,但是真的不知道自己缺乏什么,那就真成大問題了。

            你會傾聽嗎?

            面試過程中,作為面試官,我們有個??驗性的做法:盡量讓面試者多說,如果一定要“數(shù)量化”,我認為1:5會比較合適。

            某個面試會談中,一個女孩子端坐在我面前,甜美的微笑和適度的恭敬給了我很好的第一印象。面談開始了,我提出第一個問題,她在我話音還沒有落地的時候已經(jīng)開始了快速搶答,長達3分鐘的陳述之后,我不得不打斷她說,你能重復一下我問的問題嗎?她愣了一下,然后笑笑說:哦,你的問題是……回答滿擰!

            我決定先解決這個問題,就說:想知道對于我來講,什么是合作默契的最重要的技術條件嗎?她胸有成竹地說:愿意合作!我進一步點到:技術條件!她很茫然地望著我:技術?我坦述:傾聽的能力!

            她好像懂得了我的意思,但是,也許是慣性使然,在這個談話中,我重復地做著向她重述問題的過程,然后,我們才慢慢走入了共同的認知軌道。

            我很喜歡她的熱忱和誠懇的態(tài)度,但是更清楚地感受到了態(tài)度有時不能彌補方法上的缺憾,沒有很好的傾聽習慣和適度的確認方法,在面試的過程中,很容易失掉不該失去的分數(shù)。

            因此,“認真地傾聽”不僅是態(tài)度的體現(xiàn),更是技術的必要。認真地傾聽,即便是自己覺得聽明白了,也應該保有確認的習慣,在面試官復述和你的確認過程中,找到對方最重要的關注點,同時梳理自己的理解和見解。要知道,面試過程中,你如何去交流往往比你說了什么更重要,因為它將體現(xiàn)出你的思維過程,交流方式,合作能力的高下。

            如果你仔細觀察很多公司的結構化問卷,會發(fā)現(xiàn):沒有專門的對于“溝通能力”的考察問題,但是,每個問題的下面都有一個小小的空檔:溝通能力――它在被時時考察。

            心里話:不會聽對方的話,自說自話,等于給自己交流能力打零分。

            讓你“脫穎”的是“熱愛”

            “教你怎樣面試”的書籍充斥于市,讓我充滿了擔心。我要對應聘的你說,不必看這樣的書,對于一個職場新人,讓你“脫穎”的不是你的面試技術,更重要的是你的“熱愛”。

            同樣的教育體制下培養(yǎng)出的人,在技術層面上的差距不會太大,“面試寶典”的普及面更帶來了千人一面的遺憾。我們經(jīng)??梢栽谛氯说暮啔v上看到這樣的字樣:你給我一片天空,我還你一個未來!在我看來,“天空”和“未來”都是茫茫然的一片,它只能表達一種情懷,而情懷是無法被評價進而被確認的。

            但是,“熱愛”卻不同。情懷可以抒發(fā),“熱愛”是噴涌。

            一個市場廣告專員的面試過程中,為了考察被選者的觀察能力,我的第一個問題是從你走進這個大門,有什么讓你覺得記憶深刻的東西嗎?

            他本來局促的狀態(tài)陡然消失:“我覺得你們公司大門上的兩條色帶很扎眼,不好看。”我心里一沉:我們公司的生命線啊,代表著科技與環(huán)保。他沒有任何的感覺,繼續(xù)說著:不過,這個顏色的色標大概……如果淡進淡出的話,可能還行,說著,就拿出一枝隨身攜帶的粗大的筆,洋洋灑灑,目中無人地談了起來。我瞄了一眼那個共同面試的部門主管,他的臉色很難看,我知道,他一定在想,這個人怎么這么沒有眼力見兒啊,考這個職位,至少看看我們的公司網(wǎng)站啊。而那小伙子卻渾然不知,憑著自己的感覺,興趣盎然地把我們的公司形象涂改得面目全非。

            我在心里也難以接受這樣“生猛”的舉動,但還是給了自己強烈的暗示:不能以是否說自己的孩子漂亮為標準判斷別人的品味。不等我整理思路,他就思潮噴涌地開始了:淡進淡出的藍綠交替……我只好打斷他說:這是我們公司的標志顏色,代表著科技和環(huán)保。他愣了一下:哦,不能隨便改是嗎?那就這樣,讓它旋轉起來,動感拜耳,動感精神!他站起來比劃著,興奮無比。

            我在面試筆記上寫道:不諳人事,激情四射,成熟度低,無比熱愛。結果當然是:他被錄取了!

            后來的工作讓我看到了他“熱愛”的熱度蔓延在他的職業(yè)中,雖然他還是那樣經(jīng)常笑話百出,但毋庸置疑的是,他是稱職的創(chuàng)意設計人才。

            心里話:由熱愛產(chǎn)生的激情和旁若無人的專注,是創(chuàng)造性人才最可貴的東西。

            聽你講那過去的故事!

            不少面試者很愿意在面試中勾勒自己的遠景。其實,一個成熟的面試官不會跟你一起展望未來,只會循序地引導你講出你的故事。這是因為,“溫故而知新”!

            在多數(shù)情況下,預測未來行為的最好指標就是過去的行為。在相似情景下,人往往會重復已經(jīng)形成的行為。

            我認識的一個資深面試官最喜歡說的話是:來,讓我們聽聽你的故事!

            所以,請千萬不要用很大的精力去談你的遠景,多談你那過去的故事,多講故事的前因后果,還有故事后的故事,它將幫助面試官深入地了解你。在你選擇故事的時候,應該選擇最大限度貼近職位要求,容易讓面試方做出比較進而判斷的故事,為對方了解你提供有利的測評條件。

            有個面試者曾經(jīng)跟我談過她處理過的最困難的事件。她說,她做大學學生會主席的時候,在一個課外活動中,班上的一個同學因意外而死亡。學校派她去同學的家鄉(xiāng)善后這個意外事件。她妥善地通過當?shù)赝瑢W的同學的幫助,很成功地解決了這個棘手的問題。這個故事給了我很深的印象,它讓我能夠通過這個事件預測她在未來可能發(fā)生事件中的表現(xiàn),它很大程度上注解了她未來的能力和潛質。

            今天,她已經(jīng)是一名高級政府事務專員了。每次見到她的時候,我都會想起她曾經(jīng)講給我的故事。

            讓我們開始自己的故事吧,然后在合適的時候講給合適的人聽,這會幫助你得到合適的職業(yè),直至合適的發(fā)展。

            心里話:用經(jīng)歷過的那些故事穿起你職場的閃亮珠鏈,那會是你最得體的名片和通行證。